内江布局新能源赛道,年产1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签约落地,助力产业升级
近日,内江市在新能源产业布局上迈出了重要一步,成功签约并落地了一个年产1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。这一项目的签约落地,标志着内江正式进军新能源赛道,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,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。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,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。内江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吸引了众多新能源企业落户。
据了解,此次签约的年产1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,由国内知名新能源企业投资建设。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,占地面积约1000亩,预计将在3年内建成投产。项目建成后,将形成年产10万吨锂电正负极材料、电解液等产品的生产能力,实现年产值100亿元,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。
内江市政府表示,签约落地年产1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,是内江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。项目建成后,将有助于内江构建起完整的锂电产业链,提升内江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。
内江地处成渝经济圈,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产业配套。近年来,内江市政府紧紧围绕新能源产业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吸引了众多新能源企业前来投资兴业。此次签约的锂电材料项目,正是内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在项目签约仪式上,内江市委书记表示,内江将以此次项目签约为契机,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同时,内江还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,共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,形成产业集聚效应。
业内人士指出,年产1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的签约落地,将有助于内江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锂电材料生产基地。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,内江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,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
此外,内江市政府还表示,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,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,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。通过整合资源、优化布局,内江将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基地。
总之,内江布局新能源赛道,年产1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的签约落地,是内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里程碑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内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,加大新能源产业投入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- • 资中县农村厕所革命经验获全省推广: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非遗“资中木偶戏”进乡村,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
- • 威远县多措并举,新建5所普惠性幼儿园助力缓解“入园难”问题
- • 市中区“九宫十八庙”:老城记忆在话剧舞台上焕发生机
- • 内江家庭农场模式激活农村经济新动能
- • 内江低碳农场试点启动:碳足迹监测助力减排,绿色农业迈向新篇章
- • 甜城湖水质监测系统完成物联网升级,守护碧水蓝天
- • 内江市“五一”消费市场火爆,家电补贴助力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大关
- • 《东兴区“打三朝”礼俗纪录片上映,新生儿传统仪式引热议》
- • 内江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成果显著,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%
- • 内江冷链物流全覆盖,8个区域性农产品集散中心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张大千真迹惊现内江民间!鉴定结果震撼书画界
- • 市中区甜城糖文化主题街盛大开街,糖画、蔗雕成网红打卡点
- • 内江留学生掀起“名人表情包大赛”热潮,老外疯狂转发骆成骧表情包
- • 威远县新建社区图书馆:文化阅读新阵地,满足居民精神需求
- • 资中木偶戏跨界国潮品牌,传统艺术焕发新生
- • “公孙述称帝遗址考古新发现:内江或成‘白帝文化’摇篮”
- • 内江农村电网改造升级,智慧大棚用电成本降低15%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范长江新闻文化节启幕,全国记者探访红色文化之乡
- • 莲峰公园荷塘盛景,夏日限定国风打卡地标
- • 内江牛肉面与兰州拉面之争:谁才是“面界顶流”?
- • 东兴区创新举措,建立困难群众动态监测机制,精准帮扶暖人心
- • 东兴区创新服务模式,建筑垃圾处置许可实现半日办结
- • 内江老旧小区加装“爬楼机”,破解无电梯房养老难题
- • 隆昌市青石镇小学陶艺工坊:传承与创新,复兴传统制陶技艺
- • 东兴区林下经济助力村民多元增收,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考察团赴内江,共谋发展达成8项合作协议
- • “名士宴”文创盲盒爆红:集齐张大千印章即可兑换真迹
- • 内江首个扶贫产业联盟成立,30家企业携手共建产销链,助力脱贫攻坚战
- • 隆昌石牌坊文化节盛大开幕,非遗打铁花点亮乡村夜空
- • 资中罗泉古镇焕新颜,婚庆主题街区花轿迎亲成文旅新IP
- • 内江中考改革方案公布:综合素质评价占比提升,教育新篇章即将开启
- • “甜城诗词大会”引燃青春激情,10万学子共筑巴蜀文脉传承梦
- • 中国汽车零部件基地再升级,内江吸引外资注入,共绘发展新蓝图
- • 内江范长江纪念馆荣登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,传承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彩
- • 政府扶持助力电商直播,内江红糖产业焕发新生
- • 成渝主轴公路物流园盛大启动,国际物流港雏形初现
- • 《甜城趣事》热播,内江方言喜剧笑翻川渝观众
- • 威远石坪山歌调响彻川南,村民自发组织山歌传习班传承民间艺术
- • “送戏下乡”助力内江贫困村文化振兴
- • 内江临空经济区规划发布,航空配套产业引领投资新风口
- • 金融活水润三农:内江发放扶贫再贷款超10亿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丘陵智慧农业产业园投用,机器人助力“种管收”全自动化
- • 资中县创新举措,农产品溯源系统助力品牌价值提升
- • 资中县大力实施乡村教师交通补贴政策,惠及800余人
- • 隆昌市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体系全面建立,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
- • 内江学者联名呼吁:重建喻培伦大将军纪念馆,传承红色精神刻不容缓
- • 威远羊肉汤美食节:秋冬暖胃必打卡的烟火盛宴
- • 资中县扶贫公益岗助力特殊困难群体,筑牢兜底保障防线
- • 内江乡村振兴智库成立,院士团队助力把脉发展方向
- • 威远县携手高校设立“教育振兴奖学金”,百名优秀学子获殊荣
- • 威远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: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石
- • 资中县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,筑牢学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
- • 八旬老党员无私奉献,毕生积蓄助力家乡修通“连心桥”
- • 威远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助力孵化本土网红,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内江农村电商年销售突破50亿,农产品直供成渝市场再创新高
- • 内江与川农大共建“科技小院”:研究生田间地头写论文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隆昌夏布织造技艺走进高校,校企合作共育传承人
- • 市中区吹响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建设号角,新增便民点50个,提升居民生活品质
- • 内江校企合作迈新步:10家企业签约共建职教实训基地
- • 隆昌市农村污水处理项目:助力改善人居环境,构建美丽乡村
- • 内江重拳出击,强化“双减”政策:严查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
- • 隆昌市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,传承传统农具技艺焕发新生
- • 威远县“穹窿地质科普课堂”走进全县中小学,开启科学探索之旅
- • 隆昌市稻米品质改良工程圆满通过验收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市中区老厂房焕新颜,文创街区吸引百家非遗工作室入驻
- • 经典重生!《热血传奇》怀旧版全球开放下载,千万玩家重温青春记忆
- • 揭秘内江“寡妇面”传奇:一碗面条背后的江湖往事
- • 内江市中区新型农业合作社引领乡村振兴,成效显著
- • 市中区扶贫助学基金助力困难学生,实现全覆盖温暖教育梦
- • “状元经济”过热?教育局叫停中小学“骆成骧排名榜”
- • 内江打造“中国黑猪之乡”:引资10亿建设全产业链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清华大学在内江设乡村振兴工作站,智力帮扶结硕果
- • “乡村记忆工程”正式启动,百岁老人口述史存入数字档案馆
- • 隆昌市农村电商人才实训基地开班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冷链物流升级,内江冷吃兔加速“蹦向”全国
- • 老街新生,内江箭道街华丽变身:“美食博物馆”
- • 内江“极简审批”模式创新高,审批时限压缩80%,打造招商新名片
- • 东兴区智慧蜂箱助力中蜂产业发展,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威远川威集团建成西部首个工业固废循环基地,引领环保新风尚
- • 隆昌石牌坊群:解读立体史书中的孝廉文化密码
- • 市中区深入推进传统农具修复技艺传承工程
- • 隆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获国家级推广,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新潮流
- • 威远镇西土陶直播带货走红,非遗技艺搭上电商快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