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江定标“成渝粮仓”:2030年粮食产能冲刺300万吨
近年来,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,保障粮食供应成为国家战略。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,四川省内江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定标“成渝粮仓”,力争到2030年实现粮食产能冲刺300万吨的目标。
内江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,气候温和,土地肥沃,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。近年来,内江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大力发展粮食生产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为实现“成渝粮仓”的目标,内江市制定了多项政策措施,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一、优化种植结构。内江市根据当地气候、土壤等自然条件,推广种植高产、优质、抗逆性强的粮食作物,提高单位面积产量。同时,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,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。
二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。内江市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改善灌溉条件,提高农田抗灾能力。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,提高耕地质量,为粮食生产提供有力保障。
三、推广农业科技。内江市积极引进和推广农业新技术、新品种,提高农业科技水平。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,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,促进粮食产量稳步提升。
四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。内江市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,为农民提供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全方位服务。通过加强农业技术推广、农产品加工、市场销售等环节,提高农业产业链条的整体效益。
五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。内江市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,落实粮食生产补贴政策,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。同时,加强对粮食收购、储备、调运等环节的监管,确保粮食市场稳定。
为实现2030年粮食产能冲刺300万吨的目标,内江市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,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
一是加强耕地保护,确保耕地面积稳定。内江市将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,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,确保粮食生产基础。
二是加大农业投入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内江市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,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、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。
三是加强农业品牌建设,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。内江市将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,提高农产品附加值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
四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。内江市将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发展绿色、生态、循环农业,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总之,内江市定标“成渝粮仓”,力争到2030年实现粮食产能冲刺300万吨的目标,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。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,内江市必将在粮食生产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。
- • 资中铁佛古镇年猪宴开席,杀年猪习俗促乡村旅游升温
- • 留学生内江研学之旅:踏寻历史名人足迹,感受汉语魅力
- • 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在内江建亚洲最大生产基地,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升级
- • 内江扶贫夫妻档:坚守山区教育20载,用爱心点亮希望之光
- • 隆昌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满意率连续两年达到100%:民主监督新成效
- • 资中县: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隆昌市古法红糖制作技艺:传承千年,申报省级非遗
- • 隆昌市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建成,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新篇章
- • 东兴区爱心超市积分制创新扶贫模式,激发脱贫积极性
- • 内江建成全省首个“5G+VR”教学实验中心,开启教育新篇章
- • 内江发布“乡村振兴人才15条”,顶尖团队最高补贴500万,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
- • 张大千诞辰125周年:内江全球书画巡展首站惊艳亮相,艺术瑰宝闪耀世界舞台
- • 内江打造“共享农庄”平台,盘活闲置农房资源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隆昌跨境电商产业园与东盟达成直邮合作协议,共筑国际物流新篇章
- • 张大千弟子访谈:晚年张大千对内江苕丝糖的深情眷恋
- • 隆昌市农民运动会盛大开幕,助力乡邻交流共筑和谐乡村
- • 资中县积极推进乡村亮化工程,太阳能路灯照亮美丽乡村之路
- • 资中县荣膺“中国鲶鱼之乡”,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
- • 全国首个“智慧菜市场”标准化项目在内江试点,资本竞逐正酣
- • 天价菜单引发热议!内江私房菜馆“沱江全鱼宴”8888元引消费者关注
- • 市中区老年养护中心试运营,200张医养结合床位为长者提供温馨家园
- • 内江隆昌稻渔共生模式: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点赞,助力农民亩均增收超3000元
- • 成渝主轴公路物流园启动建设,内江国际物流港加速成型:内陆开放新高地崛起
- • 内江乡村家风档案馆开馆,数字化保存百家百年族谱,传承家族文化瑰宝
- • 内江预制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,携手抢占川菜赛道新风口
- • 威远县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避险演练,全面覆盖23个风险点
- • 威远县教育考察团赴浙江学习“共同富裕”背景下的乡村教育经验
- • “文化挪用争议再起:韩国博主宣称内江泡菜源于韩式辣白菜引众怒”
- • 总投资120亿!内江经开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园正式开工,助力绿色能源发展
- • 内江中考改革方案公布:综合素质评价占比提升,教育公平迈出坚实一步
- • 隆昌市传统村落修缮:精心保留川南民居特色,传承历史文化底蕴
- • 内江与川农大共建“科技小院”:研究生田间地头写论文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惊现民国抗战募捐名单,揭开名人救国壮举的尘封往事
- • 东兴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平台荣获国家级资质,助力区域产业升级
- • 农产品深加工崛起,内江年加工产值突破50亿元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隆昌市全面推广“村村通”快递服务,助力农村物流便捷发展
- • 内江首笔“乡村振兴专项债”落地,社会资本涌入助力乡村发展新篇章
- • 《喻培伦传》香港导演内地筹拍,内江街头火热招募群众演员
- • 58岁守粮人坚守岗位42年,荣膺省级表彰,诠释新时代劳动者精神
- • 隆昌桑蚕产业复兴助力农户增收,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
- • 市教育局联合公安部门开展专项行动,全力整治校门口交通安全隐患
- • 市中区扶贫超市搭建爱心助农直通平台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资中“水龙祈雨”民俗改良,环保舞龙倡导节水新风尚
- • 乐鸿科技RFID产业园二期竣工,年产值目标直指10亿元
- • 内江举行盛大表彰活动,百名“最美教师”获殊荣,共筑师德风尚新篇章
- • 威远骑龙坳摄影基地荣膺“中国最美观景地”称号,展现自然之美
- • 隆昌市荣膺全国首批“数字乡村”试点县,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威远川威集团引领西部工业发展,西部首个工业固废循环基地正式建成
- • 市中区智慧农业气象站助力精准服务农业生产
- • 市中区张大千美术馆盛大举办真迹展,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
- • 清代女诗人刘淑贞诗集出土,为巴蜀女性文学研究注入新活力
- • 东兴区智慧农业示范园:科技兴农的先行者
- • 内江乡村电商直播基地孵化百名“农民网红”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内江发布数字经济三年计划,区块链企业喜提专项补贴,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内江试点“乡村CEO”制度,职业经理人管理集体资产:创新举措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东兴区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医疗”,远程问诊覆盖全面升级
- • 东兴区乡村治理积分制试点:激发村民自治活力,共建和谐乡村
- • 内江布局新能源赛道,年产1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签约落地,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市中区“智慧校园”项目全面推进,90%中小学实现智慧教育覆盖
- • 甜城湖生态浮岛建成:水体净化与候鸟天堂的双赢典范
- • 市中区积极行动,农技夜校培训助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
- • 隆昌市海绵城市试点成效显著,内涝点减少80%,打造绿色生态新典范
- • 内江荣膺“全国双拥模范城”称号,谱写军民共建新篇章
- • 资中鲶鱼宴创新大赛盛大启幕,传统美食与现代口味的精彩碰撞
- • “甜城工匠”计划正式启动:内江三年内培养5000名高技能人才
- • 东兴区扶贫车间开设非遗竹编工艺培训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隆昌市首个“碳中和校园”落户红光小学,绿色教育样板引领未来
- • 内江再创辉煌:赴长三角招商签约3个百亿级项目,外资利用创新高
- • 全市中小学食堂“明厨亮灶”全覆盖,家长手机实时监督,共筑食品安全防线
- • 内江发布数字经济三年计划,区块链企业将享受专项补贴,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威远黄老五花生糖推联名礼盒,百年老字号玩转国潮营销新花样
- • 东兴区爱心基金会慷慨捐赠千台平板电脑,助力教育数字化进程
- • 范长江故居荣膺“全国小记者实践基地”,百校联动共筑传媒梦想
- • 内江高校学子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,创新之光闪耀全国
- • 内江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助力2000贫困群众脱贫致富
- • 范长江新闻学院落户内江,全国首个“红色传媒小镇”开建:传承红色基因,推动传媒事业发展
- • 东兴区“名师工作室”成立,助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
- • 内江全力打造“5G+智慧教育”平台,200所中小学全面覆盖
- • 内江“五一”消费市场火爆,家电补贴助力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
- • 东兴区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助力全域社区服务升级
- • 内江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,三年增长16.8%,2030年目标剑指300亿元
- • 东兴区智慧农业云平台助力农产品全流程溯源,守护食品安全
- • 隆昌牌坊群实景剧本杀上线,游客“穿越”解密历史新体验
- • 威远山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圆满完工,筑牢防洪安全屏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