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兴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1.71亿,政策红利激活市场主体活力
近日,东兴区服务业发展再传喜讯,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1.71亿元,同比增长8.5%,增速位居全市前列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东兴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,充分发挥政策红利,激活市场主体活力,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。
东兴区作为四川省的重要经济板块,一直以来都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区域。近年来,东兴区紧紧围绕国家战略,以政策为导向,以创新为动力,以改革为突破,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。此次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1.71亿元,充分展现了东兴区服务业发展的强劲势头。
政策红利激活市场主体,是东兴区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。东兴区高度重视政策引领作用,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政策措施,为市场主体提供有力支持。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,设立专项资金,用于扶持服务业发展;二是优化营商环境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简化行政审批流程,降低企业运营成本;三是强化金融支持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,缓解企业融资难题。
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,东兴区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。一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,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不断攀升,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;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服务业比重逐年上升,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;三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,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崭露头角,引领行业发展。
东兴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1.71亿元,不仅彰显了东兴区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态势,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。以下是东兴区服务业发展的几点经验:
一是强化政策引领,发挥政策红利。东兴区始终坚持政策先行,充分发挥政策对服务业发展的引领作用,为企业提供有力支持。
二是优化产业结构,提升服务业比重。东兴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,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,推动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三是加大创新力度,培育核心竞争力。东兴区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,培育核心竞争力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四是强化人才支撑,提升服务水平。东兴区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,提升服务业整体服务水平。
五是加强区域合作,拓展市场空间。东兴区积极参与区域合作,拓展市场空间,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。
总之,东兴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1.71亿元,是政策红利激活市场主体活力的生动体现。未来,东兴区将继续发挥政策引领作用,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,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。
- • 市中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顺利通过验收,绿色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
- • 《威远“穹窿号子”劳动民歌融入教材,乡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》
- • 威远中药材种植基地荣膺“川药名县”称号,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
- • “名士宴”文创盲盒爆红:集齐张大千印章即可兑换真迹
- • 内江小学“夏布工坊”荣获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称号,传承与创新共谱劳动教育新篇章
- • 内江首创“渔光互补”项目,光伏板下养鱼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
- • 科技特派员制度:内江农业提质增效的强力引擎
- • 威远县乡村学校建成“星空观测站”,开启天文科普新窗口
- • 内江川剧《糖坊春秋》全国巡演,甜城制糖史搬上戏曲舞台
- • 成渝中线高铁内江北站动工,未来18分钟直达重庆,提速成渝经济圈发展
- • 川渝电子信息配套基地崛起,内江20家上下游企业争相入驻
- • 资中血橙合作社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,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资中县成功举办“川南五市传统文化教育论坛”,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
- • 隆昌港盈新街里商业综合体五一盛大开业,焕新城市商业新格局
- • 永安镇特色养殖获国家级认证,内江黑猪品牌价值提升50%
- • 东兴区倾力打造社区共享花园,激发居民共建热情
- • 高新区设立产业基金“以投代补”,助力6家企业获得股权投资支持
- • 内江家谱数据库上线!一键查询你是否是名人后裔
- • 内江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布局,国际化升级路径明晰
- • 赵贞吉墓保护争议:开发还是封存?专家激辩听证会聚焦文化遗产的未来
- • 探寻越溪青宁民俗村:体验传统榨油与农耕文化的魅力
- • 东兴区范长江故里焕新颜,红色研学基地年接待游客30万
- • 内江:残疾儿童“送教上门”,服务全覆盖,点亮希望之光
- • 农民夜校开讲脱贫故事会,激发内生动力,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
- • 隆昌石牌坊文化节盛大开幕,非遗打铁花点亮乡村夜空
- • 智能灌溉系统助力内江节水农业示范区,节水率达40%成效显著
- • 镇西镇黑山羊存栏量突破10万头,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万达广场家电“以旧换新”活动助力销售增长40%,引领行业新潮流
- • 资中血橙出口订单量突破1.6万吨,远销全球8个国家和地区
- • 五一消费季盛大启动:“春购春夜春宴”六大板块50场活动精彩纷呈
- • 赵贞吉墓保护争议:开发还是封存?专家激辩听证会聚焦历史与现实的抉择
- • 资中县联合高校开展暑期支教,为山区儿童播撒知识的阳光
- • 返乡创业潮涌动!内江青年打造“互联网+农场”新模式
- • 总投资120亿!内江经开区新能源电池产业园正式开工,助力绿色能源发展
- • 市中区多措并举,加强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,筑牢安全防线
- • 内江现代农业园区引资5亿,打造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数字城管平台助力全域实时监控,问题处置率显著提升至95%
- • 内江现代农业园区引资5亿,打造智慧农业示范项目,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
- • 内江国际铁路港盛大开建,50家物流企业抢先签订入驻协议,共筑西南物流新格局
- • 长江故里小记者研学之旅:走进中药材种植基地,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
- • 内江七中试点“元宇宙课堂”:探索沉浸式教学的未来之路
- • “贫困户变网红”:内江直播基地助力百名乡村带货达人崛起
- • “甜城味”区域品牌签约20家企业,全面覆盖全国市场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实施“名师工作室”计划,助力千名教师共同成长
- • 昇兴集团易拉罐基地全面达产,助力西南市场供应能力再升级
- • 资中县高山蔬菜基地:助力千户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引擎
- • 东兴区稻田养蟹新模式:生态增收双赢之路
- • 威远镇西土陶创意工坊开窑,非遗技艺焕发新活力
- • 市中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,要素保障向重大项目倾斜,助力高质量发展
- • 云顶土内江黑猪肉荣膺“最受欢迎产品”,品牌价值跃升50%
- • 昇兴集团易拉罐生产基地全面达产,年供应能力辐射西南市场
- • 内江范长江纪念馆荣登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,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革命精神
- • AI助力古法熬糖,内江红糖厂用科技守护传统甜味
- • 内江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成果斐然,含钒钢产量稳居全球第四
- • 东兴区智慧农业示范园:科技兴农的先行者
- • 佰奥智能装备项目成功落地,含能材料生产线填补区域空白
- • 隆昌林下食用菌种植:开辟林地效益倍增新路径
- • 内江隆昌石牌坊村落保护工程荣膺省级示范案例,传承历史文脉
- • 东兴区扶贫夜校:传授实用技术,助力村户脱贫致富
- • 高新区工业投资增长43.4%,人工智能与氢能赛道前瞻布局引领未来产业发展
- • 探寻川南鹭鸟栖息地:古宇湖生态旅游区观景指南
- • 资中县发放困难群众医疗救助金,助力减轻看病负担
- • 内江试点“以工代赈”新模式,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
- • 隆昌市多措并举,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机制,全力保障农民工权益
- • “甜城诗词大会”引燃青春激情,10万学子共筑巴蜀文脉传承梦
- • 内江资中罗泉古镇焕新颜:千年盐都的活化利用之旅
- • 内江面馆老板30年坚守初心:一碗3元牛肉面的温情故事
- • 内江携手成渝,共建国家级农业科创走廊实验室,共谋农业科技创新新篇章
- • 五一消费季盛大开启,“春购春夜春宴”六大板块50场活动精彩纷呈
- • 内江与央企携手,共筑成渝地区最大物流枢纽项目
- • 市中区倾力打造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,新增便民点50个,提升居民生活品质
- • 内江农村污水治理成效显著:覆盖率超90%,昔日“臭水沟”变身“景观池”
- • 威远老君山朝山会:道教文化复兴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
- • 资中县某职校学生勇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数控技术组冠军,谱写青春华章
- •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崛起,内江年加工产值突破50亿元,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新潮流
- • 内江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,助力农民增收超千万,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“农村快递全覆盖,内江农产品48小时直达北上广: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篇章”
- • 资中县城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顺利并网,年处理能力达30万吨
- • 威远石板河旅游开发助力周边民宿经济腾飞
- • 内江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建成,亩产再创新高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糖业博物馆新馆开放,百年甜蜜记忆唤醒城市乡愁
- • 东兴区特色水产养殖:助力渔民增收,推动乡村振兴
- • “红色新闻精神传承,范长江新闻奖得主齐聚内江共话未来”
- • 内江创新实践“飞地农业”模式,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