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江市发布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,描绘未来十年教育发展蓝图
近日,内江市正式发布了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,明确了未来十年内江教育发展的路线图。这一规划的出台,标志着内江市将全面深化教育改革,全面提升教育质量,努力打造教育强市,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。
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明确了内江市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:到2030年,内江市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,教育质量显著提高,教育公平基本实现,教育保障能力显著增强,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。
为实现这一目标,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:
一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。内江市将加大教育投入,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,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。同时,优化城乡教育布局,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,缩小城乡教育差距。
二、深化教育改革。内江市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,优化课程设置,提高课程质量。同时,改革考试招生制度,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三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。内江市将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,加强教师培训,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。同时,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,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。
四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。内江市将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
五、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。内江市将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,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,提升内江教育国际化水平。
在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的实施过程中,内江市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: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成立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实施领导小组,统筹协调规划实施工作。
二是强化督导考核。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督导考核机制,确保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。
三是加大宣传力度。广泛宣传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,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。
四是强化保障措施。加强政策、资金、人才等方面的保障,确保规划顺利实施。
内江市“教育强市2030”规划的发布,标志着内江教育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。在未来的十年里,内江市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、更加务实的作风,全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,为内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- • 东兴区试点“阳光食堂”智慧监管系统,筑牢学生舌尖安全防线
- • 市中区“甜女”选拔融非遗展演,传统文化赋能城市名片
- • 桂湖湿地秋日漫游:芦花飞雪与落霞齐飞的浪漫画卷
- • 威远社区重阳敬老活动:百岁老人传承传统礼仪之美
- • 资中县二中女排勇夺全省中学生联赛冠军,谱写青春辉煌篇章
- • 资中童谣大赛萌翻全场,祖孙同台演绎方言文化之美
- • “农村快递全覆盖,内江农产品48小时直达北上广:乡村振兴的物流新篇章”
- • 内江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53亿元,成功跻身成渝产业高地
- • 东兴区创新举措,建立困难群众动态监测机制,精准帮扶暖人心
- • 资中木偶戏走进校园,点燃青少年文化认同的火花
- • 内江实施“雨露计划”,资助贫困学子超2万人次,照亮希望之光
- • 隆昌市创新“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助力订单农业蓬勃发展
- • 东兴牛灯舞巡游启动,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启动数字经济产业园,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
- • 资中县深入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行动,筑牢农村安全防线
- • 《威远穹窿号子劳动民歌融入教材,乡土文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》
- • 川渝首个“智慧菌菇工厂”投产,日产鲜菇20吨直供成渝
- • 废弃矿坑变身光伏电站!内江生态修复招商模式全国推广
- • 内江川剧《糖坊春秋》全国巡演,甜城制糖史搬上戏曲舞台,传承文化韵味
- • 威远无花果深加工中心投产,绿色产品远销东南亚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隆昌市古宇湖生态保护工程:守护碧水清波,改善水域环境
- • 安全饮水工程助力内江12万贫困人口迈向美好生活
- • 资中县某职校“川菜厨师班”毕业生供不应求,就业率100%,成为餐饮业新宠
- • 内江国际物流港加速成型,成渝主轴公路物流园奠基,共筑西部物流新格局
- • 东兴区积极推进传统水稻品种保护,助力生物多样性恢复
- • 隆昌市多措并举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
- • 内江试点“以工代赈”新模式,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
- • 市中区高考文科状元公益讲座分享学习经验,助力千名学子圆梦高考
- • AI算法团队助力高新区,交通信号灯智能调控再升级
- • 市中区积极推进公共体育设施维护提升,打造高品质居民健身体验
- • 内江布局新能源赛道,年产1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签约落地,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内江:无花果之乡,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,传承千年果香
- • 内江东兴区乡村文化礼堂:打造文明实践主阵地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内江率先启动“数字农业”试点,智慧农场助力粮食增产新篇章
- • 八旬老党员无私奉献,毕生积蓄助力家乡修通“连心桥”
- • 清华大学定点帮扶内江,开启智力扶贫新模式
- • 隆昌土陶艺人创新产品,打开海外市场新篇章
- • 隆昌汽配产业对接成渝市场,订单量同比增长25%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东兴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1.71亿,政策红利激活市场主体活力
- • 内江百万亩农田投保“气象指数保险”:筑牢农业抗风险防线
- • 资中县与重庆荣昌携手共建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,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
- • 我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三年超300天,绿色发展成果显著
- •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内江,共建西南区域总部基地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
- • 内江“健康扶贫一站式”结算成效显著,减免费用超8000万元
- • 英国拍卖行撤拍!内江成功追回张大千早年失窃册页
- • 东兴区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粮食产能提升
- • 资中血橙丰收季:线上线下销售两旺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威远藤椒深加工产业链延伸,助力农民增收新篇章
- • 张大千敦煌临摹手稿数字化,内江全球首发线上展览: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新篇章
- • 威远石板河旅游开发助力周边民宿经济腾飞
- • 东西部协作结硕果,内江优质农产品直供浙江市场
- • 内江复原“千年古法榨糖”,非遗工坊打造文旅新IP
- • 市中区建成首个残疾人无障碍示范社区,彰显人文关怀新高度
- • 浙江企业投资3亿助力内江,东西部协作再升级,冷链物流园建设迈入新阶段
- • 五年攻坚,内江贫困发生率显著下降:从8.7%降至0的蜕变之路
- • 内江经开区签约全球500强企业,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再添强劲龙头
- • 内江启动“民俗传家”计划,百户家庭传承特色技艺
- • 东兴区“打三朝”习俗传承:新生儿礼俗见证家族温情
- • 内江打造10个生态旅游示范村:贫困村华丽变身,生态旅游新风尚
- • 百亿级光伏组件项目落户内江,西部新能源装备制造中心再添新军
- • 隆昌桑蚕产业复兴助力农户增收,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
- • 全安镇樱桃采摘:农户增收新引擎,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威远县严陵中学智慧校园系统上线,助力教学管理迈向数字化新时代
- • 内江招商引资“黄金政策”:税收优惠与土地保障双管齐下,助力区域经济腾飞
- • 内江“甜城蔗糖”复兴计划启动,打造百亿级甜蜜产业链
- • 内江师范学院省级重点实验室获批,助力巴蜀文化研究再上新台阶
- • 威远智慧农业系统助力产业扶贫,精准提升扶贫效果
- • 隆昌市积极推进“校长职级制”改革,焕发管理团队新活力
- • 威远县城乡公交专线开通,偏远乡镇出行更便捷
- • 威远无花果蜜饯非遗礼盒:传统技艺与年轻市场的完美邂逅
- • 成自宜高铁通车在即,内江高铁经济区招商全面启动,助力内江经济腾飞
- • 内江家谱数据库全新上线!一键查询,揭秘你是否是名人后裔!
- • 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荣获国家级荣誉,内江物流招商项目热度飙升30%
- • 资中罗泉夜游项目上线,古镇打更习俗成沉浸式体验
- • 内江打造“5G+智慧教育”平台,200所中小学共享智慧教育新体验
- • 内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金额突破亿元大关,助力地方经济发展
- • 市中区“九宫十八庙”:老城记忆在话剧舞台上焕发生机
- • 市中区脱贫户励志故事巡讲激发内生动力,共筑美好未来
- • 隆昌市多措并举,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机制,全力保障农民工权益
- • 资中血橙合作社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,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
- • 内江设立瞪羚企业培育基金,单项补贴最高达千万级,助力企业腾飞
- • 内江发布五年行动计划,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无缝衔接
- • 生态补偿机制助力内江湿地农业保护区扩容至5万亩,共筑绿色未来
- • 张大千艺术基金会慷慨资助,内江贫困学子圆梦美国学画之旅